首頁>要聞 要聞

郵幣卡互聯網交易所違規(guī)頻現 證監(jiān)會開啟排查

2016年12月02日 14:22 | 來源:環(huán)球網
分享到: 

“我怎么也沒有想到,披著金融互聯網+文化的外衣,行情火爆的郵幣卡交易背后,竟隱藏著那么多一無相關資質、二不合規(guī)操作的各類交易所,更沒有想到,我竟然會成為這些交易所口中的羔羊。”12月1日,一名已經在郵幣卡交易中虧損約12萬的投資者說。近日,多家郵幣卡交易中心接連被爆違規(guī),各種打著現貨交易旗號的投資騙局逐漸死灰復燃。11月25日,證監(jiān)會發(fā)言人鄧舸表示,近期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已作出部署,各地正在對地方各類交易場所進行摸底排查。

這是繼2014年各地清理整頓貴金屬交易所之后,今年監(jiān)管層對各類交易場所開始的新一輪監(jiān)管,而存在大量混亂操作、違規(guī)行為的郵幣卡交易市場將成為監(jiān)管層關注的重點。

停復牌規(guī)則存疑

據了解,郵幣卡交易,是一種類似于股票的交易方式。首先莊家和投資者利用藝術家資源,把一些藝術家的作品統(tǒng)一打包,在文交所上市交易,通過發(fā)展下線,在網絡平臺上交易,推行T+0日交易,對于新藝術品的上市分為申購、搖號、公布中簽率、正式上市交易等步驟。

這類裹著促進文化藝術品交易和金融創(chuàng)新外殼的郵幣卡交易在部分投資者之中盛行一時。

趙明(化名)是在今年6月份接觸到郵幣卡交易的,此前,他已經有六年的炒股經驗,但今年的股市行情一直沒有好轉,于是趙明將目光投向了異常火爆的郵幣卡交易。

在此之前,趙明認識了一名炒郵人士,在該人士的推薦下趙明在青島九州郵幣卡交易中心開了戶,該人士常以“技術操作”、“內幕信息”的方式向趙明推薦郵票。

直到今年七月份,該專業(yè)人士向趙明引薦了一位青島九州郵幣卡交易中心的業(yè)務人員——周經理,周經理等人對趙明說,他們愿意以每幣300元的價格對趙明配售一些原始票,并承諾第二天可以獲利10%-30%。

經過協商,最終趙明以每幣160元的價格買入數百只原始票。11月29日,趙明說:“當時他向我保證,這只票一定會漲,之前他確實給過我一些好的票,所以我覺得,就算郵票出現一定的下跌,以300元的價格開盤,跌一點,我還是可以賺一筆。”

但令趙明沒有想到的是,新票在發(fā)行首日即跌停,此后,更是出現斷崖式的下滑,根本就沒有漲過,首周趙明就被套死了。目前,這只郵票已經虧損了85%以上。

據部分九州郵幣卡的投資者介紹,原始票跌破發(fā)行價的案例并不在少數,有投資者指出,原始票跌停的背后,是交易所的信息不透明和行為不合規(guī)現象。

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通過查閱該交易中心所公開發(fā)布的交易規(guī)則發(fā)現,該交易中心確實沒有對郵票發(fā)行價的定價規(guī)則作出說明。

此外,該交易中心的停牌規(guī)則也存在不合理之處,規(guī)則顯示“持有數量超過20%的藏品持有人可以提出停牌要求,交易中心酌情判定是否對相關藏品實施停牌的風險控制措施”,“55%以上的藏品持有人聯名申請,交易中心受理批準后可復牌”。

這也就意味著,在交易中心公開交易的郵票極容易受到少數藏品持有人的操縱,中小投資者很可能因為郵票的隨意停復牌遭到巨額損失。

投資者出示的行情記錄,也佐證了這一觀點,部分長期跌停的郵票,成交量才僅僅3筆,甚至完全沒有任何成交量。

趙明認為:“這根本就是騙局,我們是有一個炒郵群的,那些所謂的專家在向我們推薦郵票的時候,有的票大家是都愿意買的,那么多人在交易的票,怎么可能會跌停?”

除了定價規(guī)則與停牌規(guī)則遭到質疑外,該交易中心的鎖倉制度也耐人尋味。

12月1日,據九州郵幣卡的投資者周老介紹,今年8月份,有一名業(yè)務人員曾向周老進行原始票配售,不過該人士稱,周老在配得郵票之后,有30個交易日的鎖倉期,此后才能賣掉相關股票。但是,30天鎖倉期結束,郵票僅被解鎖了一天,此后又重新被鎖倉99%。周老的郵票至今不能交易,交易中心也沒有進行任何說明。

缺乏交易資質?

上述的事實還只是這個平臺涉嫌違規(guī)的冰山一角,真正讓這家交易中心的合法性蒙上迷霧的是關于它的相關資質問題。

該交易中心在網站中自稱是“山東省首家郵幣卡電子交易平臺”,但沒有出示任何關于相關資格的證明。

12月1日,記者就該問題聯系了交易中心的客服,客服人員說:“交易中心有規(guī)定不允許向外界披露相關資質證明?!倍敱粏柕焦臼欠窠涍^有關部門批準時,該客服避而不談,發(fā)給記者一串公司的注冊號,稱“我們是合法合規(guī)的交易平臺,你可以自己去工商局查詢?!?/p>

當記者在山東省企業(yè)信息公司系統(tǒng)查詢的網站上輸入了該注冊號時,信息卻顯示公司經營范圍為批發(fā)零售及網上銷售以及經濟信息咨詢,銷售范圍包括工藝品、集郵用品、文化用品、貴金屬等,而經濟信息咨詢則不含金融、證券、期貨、理財、融資、集資等相關業(yè)務。

也就是說,這家“青島九州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青島郵幣卡分公司(青島九州郵幣卡交易中心所在的公司)”根本不具備開設郵幣卡交易中心的資格。

面對記者的質疑,截至發(fā)稿前,該客服人員始終沒有出示相關證明。

到目前為止,關于九州郵幣卡交易中心的疑團仍然沒有解開,而市面上還有大量的郵幣卡投資騙局未曾結束。

11月30日,一位郵幣卡交易投資顧問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有相當多的郵幣卡發(fā)行并未經過國家證券監(jiān)管機構的審批,許多交易平臺實際上是私營企業(yè),并不具備提供公共服務的資質。

“而交易平臺名義上是進行郵票的線上交易,但實際上可以隨意發(fā)行郵幣卡,極易采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證券化交易模式,當前大量郵幣卡交易仍處在監(jiān)管的盲區(qū)。”該投資顧問說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環(huán)球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曾珂

關鍵詞:郵幣卡 郵幣卡互聯網交易 違規(gu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