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財政部談考核地方財政:將獎勵7市24縣約6億元

2017年05月05日 15:0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中新網5月5日電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今日表示,財政部考核地方的財政管理工作,所選擇重點考核指標主要分為8個方面,包括預算執(zhí)行進度、財政收入質量等。今年根據考核等情況,最終確定獎勵范圍是7個市、24個縣,總體安排獎勵資金約6億元。

國新辦于5日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和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fā)言人出席,介紹國務院2016年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地方予以表揚激勵的情況,并答記者問。

點擊進入下一頁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 中國網 宗超

有記者問:請問財政部的領導,我們注意到在國務院確定的24條激勵措施當中,有一條是對財政管理工作表現突出的地方給予資金獎勵,您能否具體介紹一下財政部怎么考核地方的財政管理工作,以及這些資金具體是怎么分配的?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表示,因為財政工作涉及面比較寬,財政部主要選擇一些重點指標進行考核,具體包括8個方面:

第一是預算執(zhí)行進度。財政預算批準后,就應當按照預算盡早盡快地執(zhí)行,所以財政部設定了這個指標,以激勵地方盡早盡快地執(zhí)行預算,而不是到了年底再支出。

第二是財政收入質量。財政收入包括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兩部分。在收入質量中財政部主要考核稅收收入占比,既有靜態(tài)的考核,也有動態(tài)的考核。稅收收入占比越高,得分越高。這樣可以引導地方減少違規(guī)收費或亂收費。

第三是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主要是激勵地方盡可能減少當年預算沒有用完的資金,并且將剩下的資金在第二年及時使用,從而減少資金沉淀。

第四是國庫庫款管理。國庫資金既要保證財政支出的正常需要,支持經濟社會發(fā)展,又要避免國庫里的錢太多,沒有發(fā)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第五是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為防范債務風險,財政部設定了政府債務率指標、利息支出率指標、償債率指標等3個考核指標,避免地方地方政府過度舉債。

第六是預算公開情況。主要是考核地方政府是不是按要求進行預算公開,接受社會監(jiān)督,并通過監(jiān)督來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績效。

第七是推進財政資金統(tǒng)籌使用。主要是考核地方專項資金規(guī)模是不是太多,資金是不是統(tǒng)籌平衡和安排。

第八是與督察相關的扣減指標。前幾個指標都是正向激勵指標,這個指標是負向扣減指標。主要是根據審計署、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以及相關專業(yè)部門檢查督查中發(fā)現的問題,按照問題性質和數量進行扣分。

許宏才表示,總的來說,上述八個指標主要是圍繞如何更好發(fā)揮財政職能作用,提高財政管理績效設定的,既可以量化,又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同時,根據重要程度,對上述八個指標設定了不同權重。有的相對重要一些,權重就高一點,有的重要性低一些,權重就低一點。最后匯總計算得出各個地方的綜合得分。

根據得分情況,對于排名靠前的10個省份或城市給予獎勵,分別是北京、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湖北、陜西、新疆、廈門、深圳等。然后,由這10個省份或城市推薦本地區(qū)財政管理工作的先進典型市縣,每個省原則上推薦1個市、3個縣。獎勵資金主要通過督查收回的專項轉移支付沉淀資金等渠道安排,也就是把做得不好地區(qū)的資金收回來,獎勵給能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地區(qū)。

許宏才說,今年根據考核等情況,最終確定獎勵范圍是7個市、24個縣,財政部按照東部地區(qū)每個市獎勵2500萬,每個縣獎勵1500萬,中西部地每個市獎勵3000萬,每個縣獎勵2000萬的標準,總體安排獎勵資金約6億元。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財政部 獎勵7市24縣 6億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