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史料縱覽
民盟先賢:報人趙超構的一個側面
趙超構
今年是我國杰出的新聞工作者、著名雜文家和社會活動家、民盟先賢趙超構先生誕辰110周年。該文向讀者介紹趙超構豐富多彩的業(yè)余生活,展現他率真曠達的一個側面。
趙超構(1910-1992),筆名林放,浙江瑞安人。1953年9月加入民盟。
早年就讀于溫州藝文中學,甌海公學和省立十中,均因參加愛國運動被迫退學。1934年,畢業(yè)于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部政經系,任南京《朝報》編輯,開始撰寫言論。1938年,任重慶《新民報》主筆,撰寫《今日論語》等專欄文章。1944年,參加中外記者團訪問延安,發(fā)表系列通訊《延安一月》,介紹延安真實情況。1946年,參與籌建《新民報》上海版晚刊,任總主筆,并為《人世間》雜志撰寫專欄雜文。1948年冬,趙超構遭國民黨當局迫害避居香港,次年進入解放區(qū)。上海解放后返滬,趙超構繼續(xù)主持《新民報》晚刊工作。1953年,報紙改名《新民晚報》,趙超構任社長。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常為該報的“時事隨筆”“隨筆”“未晚談”等專欄撰稿,評論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事物和新問題,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新中國成立后,趙超構曾擔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晚報工作者協(xié)會會長、《聯(lián)合時報》社長、上海辭書出版社社長,第一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上海市政協(xié)第六、七屆副主席。民盟第四屆中央委員、第五屆中央常委,第二屆中央參議委員會常委。民盟上海市委會第六至九屆副主委等職。所寫評論和雜文近萬篇,多切中時弊,深受讀者喜愛,以他名字命名的“趙超構新聞獎”是中國晚報界的最高獎。出版文集《延安一月》《世象雜談》等。
趙超構自25歲在南京加入《朝報》起,到83歲逝世,度過近60年的報人生涯。在風云變幻的時代浪潮中,報紙要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要應對各方各派,不難想象趙超構之忙,但忙人也會偷得浮生半日閑。同樣,趙超構也追求閑適和自在。
“楚河漢界”
趙超構愛下象棋。在南京時,最喜與人對弈,有空就以棋會友。在報社,在弄堂,經??吹剿硷w色舞下象棋的身影。
趙超構的棋藝不是很精,但愛下,聊起象棋理論來頭頭是道,樂此不疲。下棋是靜態(tài)藝術,符合趙超構沉靜愛思考的天性,象棋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體育愛好。
趙超構與象棋結緣,與他溫州同鄉(xiāng)、中國象棋運動的開拓者、中國國際象棋先驅——棋王謝俠遜密切相關。謝是平陽人,趙是文成人,平陽和文成毗鄰,謝家在文成有親戚,經常走動,與趙超構父輩亦有來往。
對于謝俠遜的大名,趙超構從小就有耳聞,并在與他的交往中逐漸喜歡上了象棋。謝俠遜有個女兒嫁給文成人做媳婦,趙超構便戲稱俠遜是“文成人的岳父大人”。謝俠遜長趙超構21歲,因為志趣相投,鄉(xiāng)誼深厚,經常在各種場合歡聚,每次晤面,他們都聊得十分投機,除了聊鄉(xiāng)情外,似乎永遠離不開象棋。
在棋王的影響下,趙超構主政的《新民晚報》開始刊發(fā)象棋類專稿,他還連續(xù)發(fā)起舉辦了七屆“長壽杯”老年象棋賽,參賽者超過萬人。
“春風得意”
趙超構早年在南京,就有泡茶館的嗜好。約三五知己,泡于茶館之內,海闊天空,神侃一番,快活異常。
上海老城隍廟,九曲橋北堍,有座“春風得意”樓,二樓八仙桌,骨牌凳,屬雅座。一樓叫“販夫走卒”堂飲,是統(tǒng)間敞廳。趙超構一班朋友,常于公余在此煮一壺清茶,侃人間煙火,聊世事滄桑。聊出了味道,便到“老榮順”菜館,叫上幾樣小菜,喝一點老酒,就快活似神仙了。
趙超構往往是茶館龍頭人物,憑幾分茶勁,靠幾分酒力,說起俏皮冷笑話,滿座哄然,熱鬧非凡,很有些一呼百應的味道。當此時,趙超構就自嘲為“廢話協(xié)會會長”。
泡茶館既久,傳之即遠。1958年1月,毛澤東主席到杭州,某日連夜用專機從上海接趙超構、周谷城、談家楨到西湖劉莊喝茶敘舊,與黨外知識分子徹夜談心,演繹了傳誦至今的“西湖佳話”。毛主席緊緊握住趙超構的手,懇切地提醒他:“泡茶館我不反對,不過知識分子一定要走出書齋,接觸工農群眾?!睆拇艘院?,趙超構就很少上城隍廟泡茶館了。
“隨便翻翻”
趙超構愛書,愛讀書,他不是書呆子,不主張“頭懸梁,錐刺股”?!半S便翻翻”是趙超構讀書的最大特點。隨時隨地,翻到哪算哪,讀到哪用哪,隨意得很。
趙超構說:“我家里只有幾本破書,平時翻來覆去地看,也只有那幾本舊而又舊的書。但是,正如古話所說,開卷有益。溫故往往也有新發(fā)現?!庇终f:“我這個人很隨意的,凡事順其自然。我沒有什么名貴的書,很普通。我把讀書看作吃家常便飯,并不強求一定要從哪本書里得到什么營養(yǎng),也不正襟危坐,我讀書是為了運用?!?/p>
別人以為大雜文家藏書萬卷,爭分奪秒,夜以繼日地讀書,其實不然。讀書是為了運用,為了活用,不是要做兩腳書櫥。
“偷不怕”
趙超構與小偷頗有緣,幾十年來一再被賊光顧。
小偷偷他一個月薪金,他不惱,還寫了《贈梁上君子》予以開脫。偷他十元大鈔,也不報案,只是揶揄他會使障眼法。再偷他信封里所有工資,這回有些惱了,下決心“教訓”小偷。
到下個月領工資之時,趙超構將廢紙疊成鈔票模樣,裝進信封,故意放在原處。結果小偷再次出手,卻偷走了一疊廢紙。這就是趙超構教訓的手段,讓小偷“老鼠跳糠籮——一場歡喜一場空”。
回家后,手舞足蹈、情不自禁且喜滋滋地告訴家人,小偷如何失算,本人如何聰明,可見趙超構的童趣。
“人像照”
趙超構愛攝影,又是全國攝影家協(xié)會首批會員,還是上海攝影家協(xié)會的創(chuàng)建者與奠基人。
趙超構愛攝影,更喜夸攝影。早在《新民報》重慶時期,就有“張恨水愛夸他的京劇,趙超構愛夸他的攝影”之傳言。
但老將也有失手之時。趙超構為張慧劍拍“人像照”,當時一本正經,煞有介事,擺姿勢,裝笑臉,折騰了半天。不想照片洗印出來后,畫面上“見物不見人,只有一部公共汽車”。張慧劍問:“人呢?”趙超構答:“可能上車了!”此事一出,大家笑得前俯后仰!于是,作為保留節(jié)目,被同事們不時拿來調侃。趙超構也不生氣,跟著大家傻笑。
“沙蟹”
趙超構愛打牌,尤其愛用撲克牌打“沙蟹”?!吧承贰笔菗淇伺频囊环N打法,易打又有趣。在重慶時,大家雖身居陋室,但樂此不疲,總是一邊天南海北侃大山,一邊聚在一起玩“沙蟹”。抗戰(zhàn)勝利后回到上海,大家牌興不減當年,以此放松神經,消除疲勞。
著名作家袁鷹當年去《新民報》交稿,常見趙超構等人高踞在寫字臺上打撲克,那副好整以暇、苦中作樂的情態(tài),使他也不禁受到感染,有時免不了也打上一盤。
新中國成立前夕,國民黨當局派特務來控制《新民報》。以趙超構為首的報人,與特務進行巧妙周旋。每當報紙要出重大新聞時,就有意拉特務下水,跟他們玩“沙蟹”,故意讓特務贏錢。牌玩完,重大新聞已經出爐了。(馬 巽)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