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進 農(nóng)工黨 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盟 人物風采 史料縱覽

首頁>多黨合作>史料縱覽

民革前輩孫蔚如與《漢中密約》的簽訂

2022年02月21日 14:02  |  作者:郭松林  |  來源:團結報
分享到: 

1

孫蔚如


《漢中密約》是指1933年6月,楊虎城委托駐陜西漢中的陜軍38軍軍長孫蔚如與川陜蘇區(qū)的紅四方面軍在漢中達成的秘密協(xié)定?!稘h中密約》簽訂后,雙方基本恪守承諾,“巴山從此無戰(zhàn)事”。紅四方面軍解除了腹背受敵之憂,能夠騰出手來,集中對付四川軍閥的多次圍攻并接連取得勝利,牽制了川軍的有生力量,策應了中央紅軍長征?!稘h中密約》的簽訂,粉碎了蔣介石南北夾擊紅四方面軍的圖謀和借“剿共”之名排除異己的慣用伎倆,被譽為中共軍事統(tǒng)戰(zhàn)史上第一個協(xié)定,更有史學家認為是西安事變的序曲。孫蔚如在《漢中密約》簽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楊虎城的左右手

孫蔚如,生于1896年,原名樹棠,陜西長安縣人。少時求學于咸長初等實業(yè)學校、長安高等小學,1913年秋入西北大學預科(省立第三中學前身),后轉入陜西陸軍測量學校。1915年夏,孫蔚如畢業(yè),任陜西陸軍測量局地形課科員。在此期間,受辛亥革命影響,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后追隨楊虎城參加靖國軍,任陜北國民軍第二支隊參謀長兼游擊司令。1926年4月,劉鎮(zhèn)華的鎮(zhèn)嵩軍圍困西安城長達8個月,孫蔚如隨楊虎城堅守西安,有勇有謀,深得其信任,誓同患難。西安解圍后,楊虎城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孫蔚如任軍參謀長,東出潼關,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1928年初,楊虎城赴日治病,委托孫蔚如代行陜軍軍務。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甘肅省軍閥卻打出“甘肅獨立”旗號,并聯(lián)合川、青、寧、新五省,聯(lián)合推舉吳佩孚為中國國防軍總司令,企圖分裂。舉國震驚,輿論嘩然,在南京政府面臨外患內(nèi)憂的被動局面時,楊虎城為穩(wěn)定西北大局計,主動請纓,派孫蔚如以潼關行營參謀長名義,率領第十七師(缺趙壽山旅)入甘,平亂驅吳。孫蔚如揮師戰(zhàn)會寧、攻定西,所向披靡,于12月上旬率部進入蘭州,吳佩孚亂中逃離,地方軍閥懾服,西北局勢安定。蔣介石任命孫蔚如為甘肅省宣慰使兼軍民兩政。1932年9月,孫蔚如任三十八軍軍長兼第十七師師長,駐軍甘肅天水。

粉碎蔣介石圖謀

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在蔣介石30萬重兵圍剿下,由于張國燾的“以進對進”的軍事冒險主義,導致紅四方面軍第四次反“圍剿”嚴重失利,被迫退出鄂豫皖蘇區(qū),一路西征,于12月9日到陜西漢中。兵困馬乏的紅四方面軍召開了“小河口會議”,決定南進川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據(jù)地。12月19日,紅四方面軍利用四川軍閥在川西混戰(zhàn),川北兵力空虛的大好時機,旋即翻越巴山,挺進川北,一舉解放通江、南江、巴中,在川東北一帶站穩(wěn)腳跟,建立了僅次于中央蘇區(qū)的川陜革命根據(jù)地。

蔣介石責令四川各派軍閥立即“停止內(nèi)訌,共同剿匪”,并委任川軍第二十九軍軍長田頌堯為“川陜邊區(qū)剿匪督辦”,撥給軍費10萬元、子彈100萬發(fā),命其圍攻川北的紅四方面軍,形成巴山南麓的“剿共”陣勢。同時,善于借“剿共”之名排除異己的蔣介石,又舍近求遠電令陜軍三十八軍由甘肅天水速返陜南,與駐扎漢中的胡宗南第一師換防,并要求不得延誤。接到命令后,楊虎城左右為難:打紅軍,他極不愿意;不打紅軍,則違抗軍令。這時,楊虎城的智囊、高級參議杜斌丞建言:“聯(lián)絡紅軍,互不侵犯?!倍疟筘┑慕ㄗh得到了楊虎城的贊同,他讓杜斌丞秘密與紅軍聯(lián)系。杜斌丞向楊虎城推薦了在陜軍任職參謀的中共地下黨員武志平,說此人能擔大任,可以完成使命。

1933年5月初,中央特科秘密黨員武志平,隨換防的三十八軍由甘肅天水來到陜西漢中后,就接到楊虎城的一封密信(此信函現(xiàn)珍藏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

志平參謀弟:

別來日久,殊深馳念。余于上月二十五日平安抵省,祈勿念。值茲日寇憑陵,國勢阽危,凡我同志,務須深自警惕,力圖奮發(fā)。吾弟才華卓著,尚希佐理孫軍長努力工作,是為至要。此詢近佳。

楊虎城手啟

五. 四

接到楊虎城的密信不久,在軍部作戰(zhàn)室里,孫蔚如與武志平進行了一番秘密交談,并親筆給紅軍首長寫了絹書。孫蔚如對武志平這次出使紅軍非常重視,反復叮嚀說,此行事關我軍安危,望弟不辱使命。

孫蔚如默許武志平準備了電池、藥品等紅軍急缺物資。同時,武志平還將中共三十八軍工委準備的一套川、陜、甘軍用地圖,以及蔣介石發(fā)給軍以上單位的密碼本,打包封蠟,作為出使紅軍的見面禮。

1933年5月13日,武志平化裝成紅十字會調(diào)查員,只身前往川北紅四方面軍駐地。連綿的巴山山脈,山道崎嶇,一路翻山越嶺,歷經(jīng)艱險,兩次遭遇土匪,均化險為夷。武志平風塵仆仆來到紅軍駐扎的四川通江縣兩河口,在一座民宅里見到了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傅鐘。他撕開身上的衣褂,將密藏的孫蔚如寫給紅軍的絹書遞給傅鐘,信中寫道:

徐向前總指揮、陳昌浩總政委:

當前日寇憑陵,國勢阽危,凡有血氣者莫不痛心疾首,而蔣介石卻侈談“攘外必先安內(nèi)”,妄圖以武力消除異己。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我中華民族將陷于萬劫不復之地。言念及此,實切隱憂。蔚如與虎城竊謂,各黨派對政治見解有所不同,盡可開誠商議,豈容兵戎相見,兄弟鬩墻,而置外患于不顧?特不揣冒昧,派我部參謀武志平晉謁虎帳,陳述我方對于時局的意見。深愿停戰(zhàn)議和,共同反蔣抗日,以紓國難。貴軍如表同意,請迅即派員前來,共商大計。迫切陳詞,無任翹盼之至。敬祝勝利!

孫蔚如謹啟

民國二十二年五月十二日

川陜蘇區(qū)最高領導張國燾,直接過問兩軍和談事宜。他當時住在通江縣苦草壩,距兩河口有100里山路。為見來使,張國燾派騎兵班迎接,傅鐘也派專人護送。張國燾設宴為武志平洗塵,并將參謀長曾中生、后勤部長鄭以齋、衛(wèi)生部長蘇井觀等許多高級干部招來相陪,雙方交談了許多情況。武志平將自己收集的陜軍和胡宗南部隊的兵要情況和盤托出,尤其是青、寧、甘馬家軍的情況,從中可以洞察到武志平的遠見卓識。

武志平怕張國燾對楊虎城提出苛刻條件,故在席間亮出了這次和談的底線:“陜軍有很濃的地方色彩,內(nèi)部也很復雜,既有迷戀家私的高官,又有忠于蔣介石的特務。楊虎城出身貧苦,且有愛國思想,與蔣介石有矛盾,但在現(xiàn)實條件下,他聯(lián)共反蔣只能是秘密的。望紅軍心中有數(shù),不要公開張揚?!睆垏鵂c連連點頭稱是。

主持簽訂《漢中密約》

經(jīng)過商議,紅四方面軍決定派川陜軍委參謀主任徐以新隨武志平抵漢中會談。張國燾還特意準備了給孫蔚如的禮物:川北特產(chǎn)銀耳。

徐以新抵達漢中后,武志平向孫蔚如作了匯報。見紅軍特使已到,心細的孫蔚如,即給西安的楊虎城發(fā)出密電:“門敲開,如何待客?”楊虎城迅即回電:“舉酒杯。”

1933年6月1日上午,在漢中建設巷三十八軍高級參議王宗山家中,雙方正式會談。為絕對保密,參加者為4人:陜軍方面孫蔚如、王宗山、武志平;紅四方面軍特使徐以新。這其中還有個插曲,為了防止?jié)h中的胡抱一覺察,孫蔚如還特地安排三十八軍上校、秘書科科長、中共地下黨員徐夢周邀約胡抱一去勉縣武侯祠觀賞旱蓮,可見孫蔚如處事之縝密。

會談由孫蔚如主持。他關切地詢問了紅四方面軍剛剛取得的空山壩大捷的戰(zhàn)況,徐以新巧妙地回答說,因為陜軍保持中立,我們沒有后顧之憂,才取得了這次勝利。孫蔚如很贊賞徐以新的回答,便說我們希望以巴山為界,紅軍不要向陜境發(fā)展。陜軍也不會按照委員長的安排,進犯川北,兩軍可以相安無事的。

孫蔚如說:“今天所進行的,可以說是一次秘密談判。我們和紅軍巴山為界,秘密來往,互不侵犯,這樣,我們不僅可以瞞過蔣委員長,我們防區(qū)也就成了貴軍的保護墻?!?/p>

會談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當王宗山示意“飯菜齊備”而催促進餐時,武志平生怕議而無決,立刻拿起記錄稿,既像總結,又似請示地說:“今天上午所議,據(jù)我領會是這樣的四條:一是巴山為界,互不侵犯;二是陜軍陣地前沿設兩軍聯(lián)絡站,由武志平常駐,代表陜軍處理邊界事務;三是紅軍可以以隱蔽方式來漢中采購日常用品;四是陜軍饋贈部分藥品和部分軍用地圖,以表誠意。”

初次會談之后,孫蔚如贈以紅四方面軍藥品、擦槍油、油墨等共17擔物資和幾份巴山地區(qū)的軍用地圖?! ?/p>

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等四方面軍領導對漢中會談的4條初步協(xié)議表示同意。于是,復派徐以新赴漢中正式談判。同年6月24日,仍在漢中建設巷王宗山的府邸,雙方正式簽訂了“巴山為界,互不侵犯,聯(lián)共反蔣,共同抗日”的秘密協(xié)定,即《漢中密約》。據(jù)洋縣政協(xié)委員、曾任三十八軍軍部上尉、書記兼孫蔚如秘書的楊信甫生前回憶:這份密約由他負責整理抄寫,雙方簽字,一式兩份。

6月25日,武志平護送徐以新南歸,又帶去17擔紅軍緊缺物品。為何又是17擔?武志平對徐以新說:“孫軍長的意思是,我們是十七路軍,是楊虎城將軍的心意?!?/p>

新中國成立后,徐以新撰文回憶了這次談判:“1933年春夏之際,我任川陜軍委參謀主任,受川陜軍委和紅四方面軍委派,與國民黨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的代表、三十八軍軍長孫蔚如,進行了漢中談判。事在5月中旬,三十八軍少校參謀武志平(中共特科秘密黨員,身份未公開),受楊虎城、孫蔚如的派遣,來到川北苦草壩的紅四方面軍總部,張國燾、傅鐘、曾中生等四方面軍和川陜根據(jù)地首長接待了他。隨后,我受命隨武志平前往漢中,與十七路軍談判。楊虎城授權孫蔚如為全權代表,并派自己的秘書王宗山參加談判。初次談判,雙方互相摸底,十七路軍希望我們不要向陜西方向發(fā)展,并建立一個經(jīng)常往來的交通線,同時向我們提供了胡宗南軍隊的行動情報,還給我們一部分軍用地圖。6月下旬,我第二次去漢中,與孫蔚如進行了實質性談判,經(jīng)協(xié)商確定:第一,雙方互不侵犯;第二,配合打胡宗南;第三,我們可以設立交通線,他們可給我們提供一定的物資。因為有了這一協(xié)定,川陜根據(jù)地不致腹背受敵,得以集中力量對付四川軍閥的圍攻?!?/p>

贈送紅軍“無價之寶”

孫蔚如除了給紅四方面軍多次贈送急需的軍用物資外,武志平送給紅四方面軍的川陜甘軍用地圖和密電碼本,堪稱無價之寶。

武志平第一次去川陜蘇區(qū)的當天深夜,正在前線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從電話中得知孫蔚如派人送來了軍用地圖,興奮異常。他對傅鐘說:“雪中送炭呀,你馬上派騎兵班給我送來!”一小時后,徐向前給傅鐘回電話:“地圖收到了,非常有用。好好接待來使!”

這份地圖成了當時紅四方面軍僅有的一份正規(guī)軍用地圖,徐向前愛之如寶,一直帶在身上,用以指揮作戰(zhàn)。從他的回憶錄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在頤和園設家宴招待武志平的談話中得知,長征途中,發(fā)生了“九九密電”,葉劍英深夜投奔毛主席,悄悄帶走的正是那份軍用地圖。

至于那份密電碼本的作用就更大了,紅四方面軍據(jù)此截譯了川軍許多重要情報,取得了反劉湘“六路圍攻”的偉大勝利,亦對中央紅軍長征準確提供敵軍情報。張國燾在《我的回憶》一書中這樣寫道:“我們配合中央紅軍的軍事行動,是1934年12月間開始的?!薄爸辽偌s有兩個月的時間,中央紅軍是完全依靠我們供給情報(特別是他們由遵義向云南方面行進時)。他們?nèi)找乖谛羞M中,每當他們宿營或休息的時候,立即與我們通報。根據(jù)我們所供給的情形,決定行動,發(fā)布命令。而我們這種行動,等于為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極盡了耳目的作用?!?/p>

在與紅軍停戰(zhàn)合作的兩年中,孫蔚如信守諾言,在東至寧強、西至鎮(zhèn)巴的數(shù)百公里陜軍防區(qū),以巴山為界,始終以互諒互讓、維護和局的原則處理雙方之間的關系,遵守共同協(xié)議。故意放松與紅四方面軍駐地接界地區(qū)的盤查限制,為紅軍的對外聯(lián)系和物資交流創(chuàng)造了較寬松的條件。

1949年,國民黨政權分崩離析,蔣介石點名要孫蔚如去臺灣。孫蔚如藏匿上海,直到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成立后,與紅軍簽訂《漢中密約》的抗日名將孫蔚如,歷任國防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副省長,陜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委員,民革西北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民革陜西省第一、第二、第三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政協(xié)第五屆委員會委員。

1936年9月3日,毛主席曾給駐扎關中的孫蔚如去信說:“知先生抗日情殷,愿賦同仇,甚感甚佩”。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曾多次接見孫蔚如,周恩來、朱德等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也給他以關懷和照顧。1979年7月27日,孫蔚如病逝于西安,享年83歲。(郭松林)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孫蔚 武志 四方 方面軍 紅軍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