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chuàng)
攜手共繪世界現代化美麗新圖景
——2024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綜述
本報記者 徐金玉 劉彤
習近平主席指出:“構建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的共同夢想,現代化是夢想連接現實的必由之路?!睒嫿ㄈ祟惷\共同體理念,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強烈的使命擔當,體現了國際社會的心聲,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作為全國政協領導下的社團組織和高端智庫,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深入踐行習近平外交思想,對標中國式現代化任務,圍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線,做深做實對外交往工作,加強同各國經社理事會和類似組織、政界人士、智庫高校、商會協會等對話交流,連續(xù)成功舉辦中國經濟社會論壇,增進了民心相通、促進了共同發(fā)展。
最是一年好風景,正是橙黃橘綠時。11月7日,2024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如期舉辦,黃浦江畔迎來了眾多遠道而來的賓朋,來自亞洲、非洲、拉美和加勒比、歐洲、北美大洋洲40個國家及國際和地區(qū)組織的代表齊聚上海,共赴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世界現代化”為主題的此次論壇活動。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主席王東峰在開幕式主旨講話時表示:“11年前,面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重大課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寬廣戰(zhàn)略視野、卓越政治智慧和深厚世界情懷,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各國把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建成一個和睦友好的大家庭。11年來,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引下,共建‘一帶一路’讓更多國家共享發(fā)展機遇,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得到廣泛響應,為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p>
王東峰表示:“本次論壇主題聚焦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世界現代化,既體現了世界文明進步的方向,也是各國朋友的共同愿望。我們將加強討論交流、不斷碰撞思想,為實現和平發(fā)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現代化貢獻智慧、凝聚共識?!?/p>
一天時間,兩位主題演講,十位特邀發(fā)言,兩場專題二十位代表交流,論壇在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副主席劉結一、郭軍,常務理事孔泉、林松添的主持下有序進行。數十位參會嘉賓共同圍繞“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實現和平發(fā)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暢所欲言,深入交流。臨近傍晚7時,論壇方至尾聲,不少參會嘉賓仍意猶未盡、在會場外繼續(xù)討論交流,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道建設世界現代化,從共論共鳴,凝結成共建共識。
■ 攜手推進和平發(fā)展的世界現代化
習近平主席指出:“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各國必須共擔維護和平責任,同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
現代化離不開和平穩(wěn)定的發(fā)展環(huán)境。沒有和平,發(fā)展就無從談起,已有的發(fā)展成果也會失去。
在論壇現場,中文、英文、法文等多種語言交織在一起,共同表達著各國攜手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實現和平發(fā)展的現代化的美好愿景——
“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有廣闊的世界視野,提倡開放、兼容、多元、平等,這種豐富的包容性,對推動全球良治、減少沖突、邁向和平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深義?!敝袊洕鐣硎聲绽硎?、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馬建堂說,“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在曲折中向前發(fā)展,不同文明再創(chuàng)輝煌是共同的愿景。我們要尊重不同文明的差異性,文明發(fā)展的互補性、規(guī)律性,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求同存異、相互包容,擴大共識、加強‘心通’。”
“我們應該建設怎樣的世界現代化?習近平主席給出了中國答案:‘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fā)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這既是對中國自身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總結提煉,也是對中國傳統(tǒng)天下大同理念的傳承發(fā)展?!敝袊洕鐣硎聲绽硎?、新華通訊社副社長袁炳忠說:“我們追求的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其根本目的是讓不論國家大小、人種膚色、宗教信仰的各國人民公平合理地共享發(fā)展成果。我們應當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為指引,發(fā)揮媒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充分展現不同文明的獨特價值和魅力,促進文明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學習?!?/p>
阿塞拜疆卡扎爾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阿格申·阿利耶夫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中國工作生活了23年的他,笑稱自己正是中國友好情誼和阿中關系發(fā)展的見證者?!坝浀眯鹿谝咔槠陂g,中國盡己所能向國際社會提供醫(yī)療服務,也向阿塞拜疆派出了專家團隊,我為此非常感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等新思想新倡議,都是中國對世界和平發(fā)展的貢獻。面對當前全球性挑戰(zhàn)不斷涌現,我們應當通過教育和學術交流,搭建起相互理解、增進信任的平臺。”
“柬埔寨和中國的關系源遠流長,兩千年來,兩國人民一直相互尊重、交流合作。實現柬中兩國共建共享、共同繁榮是我們共同的夢想,也展現出我們與中國合作的堅定意志。”柬埔寨國務大臣、經濟社會和文化理事會主席陳樂提說,“柬埔寨重視構建互惠包容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模式,希望和各國積極開展溝通協作,尤其借助東盟這樣的平臺,通過共同努力解決面臨的困難挑戰(zhàn),實現地區(qū)持久的和平與安寧?!?/p>
“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要義是‘和’,這體現在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上就是‘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具體而言,就是致力于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共處、和而不同、和諧共生?!鄙虾J姓f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郭長剛說,“在全球化的今天,平等、互利、合作、共贏日益成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共識,中國式現代化一定能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機遇和共同的繁榮?!?/p>
■ 攜手推進互利合作的現代化
互利合作是符合各國長遠和根本利益的陽光大道。正如習近平主席10月11日在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時發(fā)表的重要講話指出的那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10多年來的實踐帶來很多啟示,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p>
論壇現場,埃塞俄比亞原高級部長、總理特別顧問阿爾卡貝·奧克貝在發(fā)言時特意播放了一個近期拍攝于非洲多地的短視頻。在畫面中,中國援建的一座產業(yè)園拔地而起,主體建筑氣勢恢宏;一條鐵路干線橫穿在沙漠之上,仿若流動的河流,為非洲大地帶來勃勃生機……
阿爾卡貝·奧克貝動情地介紹道:“這是非洲最大的經濟產業(yè)園,正是由中國投資建設的,有助于整個非洲地區(qū)的產業(yè)復興;這是連接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的亞吉鐵路,它將非洲大陸更好地連接起來……在過去20年中,埃塞俄比亞在中非合作成果中獲得了很大收益。未來,我們希望能與中方在清潔能源、綠色發(fā)展、文化旅游等方面開展更多合作,繼續(xù)為非洲人民造福?!?/p>
發(fā)展新能源產業(yè)、加快能源綠色轉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環(huán)。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高度關注這一問題,“我們主張保持和推進世界各國之間的開放合作,技術處于領先的國家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輸出技術和資本,幫助有條件的國家更快發(fā)展新能源產業(yè)、使用新能源產品;相對落后的國家則應擴大開放、吸收先進國家的資本和技術,更要把重心放在環(huán)境效益上。各國應當共同努力建設全球化的新能源產業(yè)供應鏈和產業(yè)鏈,積極尋找自身的適當位置,為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和環(huán)境危機作出各自的貢獻?!?/p>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碧新同樣將合作共贏的落腳點放在綠色經濟發(fā)展上?!爱斍埃氯蚧丫G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擺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國際航運業(yè)作為全球經濟和貿易的組成部分,承載了全球國際貨物貿易量的85%以上,占據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近3%?!敝毂绦陆ㄗh大力發(fā)展綠色環(huán)保產業(yè),逐步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國際社會各方應攜手努力,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的可持續(xù)、平衡和包容增長,開辟合作共贏的全球發(fā)展新格局。 ”
“在尊重各國國情和發(fā)展狀況的基礎上,也要共同積極擁抱智能化給全球帶來的巨大機遇,圍繞人工智能跨文化合作、產業(yè)發(fā)展與治理、開源開放、治理技術等深化交流對話,共同推動構建具有廣泛共識的國際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路徑,共謀人工智能治理的新理念、新主張、新方案,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在人類社會文明進步之路上行穩(wěn)致遠。”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常務理事、科學技術部原部長王志剛說。
“世界高等教育發(fā)展也面臨許多共同的挑戰(zhàn),需要各國同仁同舟共濟、同向努力?!敝袊洕鐣硎聲硎隆⒅醒胴斀洿髮W黨委書記吳國生介紹,中央財經大學積極探索與友好國家協同培養(yǎng)堪當大任的優(yōu)秀人才?!懊鎸餐碾y題,高等教育領域應該加強交流溝通、共享發(fā)展經驗,在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團結協作,實現合作共贏。在這方面,我們愿意承擔起應對挑戰(zhàn)的‘中國擔當’?!?/p>
論壇舉辦期間,正值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共有297家世界500強和行業(yè)龍頭企業(yè)、來自多國近800個采購團體參展與會,數量創(chuàng)歷屆新高。多位外國嘉賓表示,他們國家的企業(yè)每年都積極參加進博會,深切感受到這場“東方之約”,正在共同書寫互利共贏、共同發(fā)展的合作篇章。
“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深度鏈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一直致力于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鄙虾J惺虚L龔正說,“今日的上海,是一座蓬勃發(fā)展之城、合作開發(fā)之城,我們將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合作求共贏,持續(xù)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huán)境,更好發(fā)揮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風向標作用,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p>
上海市政協主席胡文容表示,上海市政協將把開展對外友好、深化國際交流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著力整合優(yōu)勢資源,搭建特色平臺載體,加強與各國各界朋友的往來,助推務實合作,為講好中國故事演繹上海精彩。
第一次來上海參會的歐盟經濟社會委員會對外關系部主席迪米特里斯·迪米特里阿迪斯對這里深有感觸,“我多次組織過中歐之間的合作對話。上海是一座偉大的城市,是中國社會在21世紀創(chuàng)建的新的國際范例。我深切感受到,通過合作,我們可以共同努力尋求能惠及所有人的建設性解決方案。”
英國工黨成員、前下議院議員馬克·樓更對上海更加熟悉,他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表達自己的美好祝愿:“愿我們的努力像山一樣堅實、穩(wěn)定、持久,把握好中國經濟社會論壇這次交流機會,加強與各國各界朋友往來,深化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助推各領域務實合作,為創(chuàng)造人類更加美好未來貢獻力量?!?/p>
■ 攜手推進共同繁榮的現代化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主張各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各國攜手應對挑戰(zhàn)、實現共同繁榮。”
在研討交流中,與會嘉賓高度贊賞習近平主席攜手實現世界現代化的倡議,大家認為,和平發(fā)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必將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壯觀的恢宏畫卷。
津巴布韋公共服務、勞工和社會福利部部長朱利·莫約在發(fā)言中說:“目前,中國在非洲的能源領域和基礎設施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企業(yè)在津巴布韋援助建設了新議會大廈、擴建了卡里巴南岸水電站,大大提高了津巴布韋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我們看到,通過中非合作論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平臺,中國和非洲正在共同打造一條通向繁榮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我們要抓住這些機遇,開啟增長繁榮和全球領導力的新篇章?!?/p>
中國在有效平衡經濟增長和公平分配的同時,不忘積極履行自己的國際義務。中國的實踐證明,全球化可以通過完善國內治理和加強國際合作來實現共同繁榮。全國政協教科衛(wèi)體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錢克明表示:“針對部分欠發(fā)達國家因基礎設施薄弱、工業(yè)化進程滯后而被全球化邊緣化的問題,中國適時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貿易與投資便利化等措施,幫助100多個國家創(chuàng)造了數百萬個就業(yè)機會,推動了數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guī)砹藢崒嵲谠诘陌l(fā)展機遇?!?/p>
“為了讓中國式現代化的成果更加有效地惠及全球,應積極推動更高水平的國際產業(yè)和技術合作?!比珖f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表示,要加強國內國際市場聯通、要素流通;建設多層次的合作平臺促進信息交流、技術合作、項目對接;鼓勵中國企業(yè)到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研發(fā)中心、生產基地和市場網絡,創(chuàng)造出更多良性的中外合作模式。
糧安天下安,糧穩(wěn)社會穩(wěn)。糧食安全關系人類永續(xù)發(fā)展和前途命運。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糧食安全戰(zhàn)略研究院院長程國強認為,各方要匯聚應對糧食安全挑戰(zhàn)的全球合力,通過深化全球糧食安全務實合作,推動共商共建國際農業(yè)食品產業(yè)鏈供應鏈、共享價值鏈,共建共享多元、公平、高效、韌性的全球農業(yè)貿易網絡,優(yōu)化完善全球糧食安全治理體系,切實解決發(fā)展中國家人民的吃飯問題,共同建設一個沒有饑餓的世界。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副主席、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部長黃潤秋說:“近年來,中國在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引領下,‘美麗中國’建設邁出了重大步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彼诎l(fā)言中呼吁各方應積極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經驗成果分享和綠色低碳技術轉移,發(fā)達國家應展現更大的行動,充分兌現承諾,切實為發(fā)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能力建設支持,共同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fā)展。
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賽亞丁表示,中美兩國經濟相互依存,均在全球金融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推動平等包容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不僅僅是一項政策議題,更是人類對構建更加美好、聯系更為緊密的世界的憧憬。世界各國應繼續(xù)探索合作的路徑, 促進實現共同繁榮。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面對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和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zhàn),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立應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
在總結發(fā)言中,劉結一表示,世界各國應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fā)展道路,不搞發(fā)展模式的單一化,摒棄損人利己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強互聯互通、團結合作、互利互惠,維護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的穩(wěn)定暢通,保持全球經濟增長活力與動力,把合作的領域拓得更寬、把合作的蛋糕做得更大,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都能參與并享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成果,妥善解決國家間和各國內部的發(fā)展失衡問題,實現共同發(fā)展、共同繁榮。
……
共享新機遇,共繪新圖景。展望未來,參會嘉賓一致表示,將攜起手來,聚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廣泛凝聚共識,加強交往交流,推進各領域務實合作,共同繪就和平發(fā)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美麗新圖景。
編輯:董雨吉